歌唱的政治:中国革命歌曲中的地理、空间与社会动员
作者:
徐敏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
革命歌曲
社会动员
歌唱活动
空间意义
地理特征
中国政治
社会主义文化
摘要:
唱歌,既是一种最日常化的文化生产与娱乐行为,也是人类文化中最具有象征性的事务。不同类型的歌唱活动总是与特定的发声场所与交流环境有关,总是在内容与主题、旋律与节奏及配乐与传播等方面表达出特定的地理特征与空间意义。中国近现代自诞生新式歌曲以来,大量的地理意象作为重要审美对象,是与这一时期中国领土危机及巨大的社会空间变迁密切相关的。"边疆景观"与"辽阔性时空体验"是中国革命歌曲中的两种主要地理意象。前者被中共延安时期通过改编陕北民歌把延安塑造成能拯救危难中国的革命策源地;后者则被建构为中国国家领土丰富性、完整性及各种总体性社会运动得以在此发生的自然基础。本文认为,歌曲中大量地理因素的涌现,正是中国政治、社会、文化及意识形态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多方运作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务中极其重要的精神资源。
上一篇:现代性视野中的“红色歌曲”与“黄色歌曲”之审视
下一篇:娴雅勇健——近代歌乐文化对“新女性”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