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7 > 05 >

关良的“双重身份”及其形式语言——20世纪“传统”、“现代”的一种认知机制

作者: 杭春晓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

关键词: 传统回归 “现代” 20世纪 形式语言 认知机制 水墨人物画 留学日本 内容提要

摘要:

内容提要关良早年留学日本,归国后成为推动现代艺术的重要画家,晚年却以水墨人物画著称。他在20世纪画坛被赋予的文化角色,常被描述为看似对立的身份:现代主义开拓者、传统回归者,其间差异则被视作因政治现实而发生的“改弦易辙”。本文从“双重身份”的表述入手,指出“改弦易辙”的看法存在“传统与现代不相兼容”的潜在前提。针对这一前提,通过辨析其早年与晚年表述中的转折句,认为现代、传统在其认知结构中并非不兼容。相反,通过以形式语言为着眼点的认知方式、简繁关系为基础的判断逻辑,传统、现代获得了知识的重构。该经验向我们表明:文化碰撞不是简单对抗的“零和博弈”。看似不同的资源存在细微、蜿蜒的认知孔隙,并形成相互包容的交错关系。新的历史主体在幽微的缝隙中获得策略化均衡,使博弈关系从紧张对抗转变为互动生长。

上一篇:“剥去皮看到本然,那才是生命力最强的”——由《矿工图》谈周思聪的艺术觉醒与风骨实现
下一篇:舌电影状态:一份哲学的报告

中国艺术研究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05002490号